由于我們的整體技術基礎不太堅實,和國外技術相比缺少數十年的經驗積累,加之加工手段和工藝性比較薄弱,整體車銑復合加工技術和歐洲和日本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車銑復合加工有兩種主要的加工形式:工件與刀具軸線平行時的外形輪廓加工;工件與刀具軸線垂直時的面加工。外形輪廓車銑復合加工類似于采用螺旋插補銑的方式加工旋轉工件的內外輪廓;而面加工式車銑復合加工僅能加工外表面。
盡管車銑復合加工看起來與車削加工非常相似,簡直就像采用旋轉的銑刀進行車削加工那么簡單,但是這兩種加工方式卻有著本質的不同。車銑復合加工的切削速度由銑刀的轉速決定;不同于車削加工的切削速度由工件的轉速定義。車銑復合加工中工件的轉速僅與進給相關。
在生產制造中引入車銑復合加工可解決加工難題,并大幅提高產量。在擁有適合的現代化機床及經過正確選擇的切削刀具時,采用相對新的、代表未來加工發展方向的加工方式提高生產率已成為可能。
車銑復合加工的優勢及其應用領域如下:
首先,加工非連續表面可導致斷續切削,如加工各種槽及清根等情況時。在經典車削加工中,此操作可產生不利于加工的沖擊載荷,導致加工表面質量差及刀具的提前磨損。在車銑復合加工中,所采用的刀具為銑刀,銑削本身就是在負載周期性地變化中進行斷續切削。
被加工材料為長切屑材料時。在車削加工中,切屑成形是難以對付的事情;為車刀尋找到合適的斷屑槽也并非那么容易完成的任務。應用于車銑復合加工的銑刀產生的是短切屑,這顯著提高了對切屑的控制。
以加工帶偏心軸頸的曲軸及主軸為例:在車削加工中,諸如曲軸頸,偏心凸輪等工件的偏心質量可導致不平衡力的產生,對加工產生不利的影響;而車銑復合加工因工件的低轉速而避免了這樣的負面影響。
同樣地,看看重型工件的加工:在車削加工中,切削速度由工件的轉速決定,受機床主軸驅動的限制。當主軸驅動不能帶動重型工件旋轉至所需轉速,切削速度則遠小于理論值范圍;并拉低了車削加工的整體表現。而車銑復合加工則有效避免了上述加工難點。
來源:中國機床商務網